元宵 | 又是一年元宵时,何人伴君诗与酒?
【编者按】“我的总体艺术概念和工作范畴的设计,是希望能够在艺术自律和社会关怀的左右两极之间寻找到平衡点。目前的整个工作范围形成了从内省到外向的漫长的谱系。然而,最外围的肇事也是一种修身。我的目标不在艺术作品,而在人的健全。”一直以来,艺术家邱志杰用总体艺术的方法创作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作品,连接过去与现在。人们评价起他来常常喜欢用文人艺术家、“怪才”、“百科全书”式艺术家这样看起来互相多少带点矛盾的形容词,而现实生活中身兼艺术家、策展人、中国美院教师等多重身份的邱志杰实际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在近年的创作上更是投身于那些庞大的艺术计划中。
邱志杰“大计划”展览海报
2015年10月16日,邱志杰最新个展“大计划”将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这次展览是邱志杰首次在家乡福建举办的个人展览,仿佛是一次对自己近几年创作成果的汇报一般,展览将集中呈现他自2007年开始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艺术研究的三大计划全貌,包括2007年的《南京长江大桥计划》,2009年的《邱注上元灯彩计划》以及2012年开始创作的《世界地图计划》。
《南京长江大桥计划》
《邱注上元灯彩计划》
【耗时七年的艺术“大计划”】
作为闽籍艺术家的邱志杰终于要回家乡办个展了,这一次他把自己从2007年开始潜心创作的三个艺术大计划搬进了福建省美术馆,展览将从2015年10月16日持续至2015年11月8日,共计24天的时间里,展示邱志杰历时7年实施的大工程,展览将全面展现作为一位拥有全球艺术视野的视觉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社会、个人综合而细致的观察与总结。
《世界地图计划》
无论是涵盖了社会调查、历史文献整理、绘画、装置、社会干预行动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南京长江大桥计划》,还是包含了大量水墨画和136个装置的《邱注上元灯彩计划》,亦或是用绘画概念地图的方式开启了一种全新创作形式的《世界地图计划》,在这次展览中,“大计划”的概念本身不仅基于作品的庞杂丰富和规模,更基于其总体艺术理念——艺术工作要形成一种双向的滋养,藉此完成人生和社会、思想和行动的内外贯通。
邱志杰在进行《世界地图计划》创作
【何为“大计划”?“大计划”何为?】
现如今,艺术家越来越多地使用“计划”(project)替代“作品”(works)这个词来定义自己的创作,那么到底什么是“大计划”,而“大计划”对于艺术家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唐明修对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解释:“大计划”旨在阐释艺术家用一个计划来强化自身工作的整体性、长期性,以及进行主动的策划;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超越艺术体制,在社会空间中强化艺术能量,展开在地深耕的社会介入冲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计划,艺术家将最终面对他们真正非做不可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而邱志杰的答案则更直白——当艺术家工作的能量已经溢出了作品的概念,就不是一件作品能说清楚一个问题的事了。同时,他强调的还有艺术家工作的复杂性,当艺术家想要把自己的工作组织成一个整体,单从一件作品中是无法得到全部的。因此,一个计划要运行几年,甚至发展成艺术家的终身计划,例如,邱志杰的《南京长江大桥计划》和《世界地图计划》目前就仍在创作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