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 又是一年元宵时,何人伴君诗与酒?

    

    9月13日,本报将亮相文博会,7位民间手艺人现场为观众献绝技,亮绝活儿。

高凤荣:小面塑闯出大名堂

    看似极为普通的一团面,只需经过她的手不经意地捏揉几下,用小竹片娴熟地刻画一番,片刻之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面塑便悄然诞生。从“孙悟空”到“猪八戒”,从立体的玫瑰花到平面的牡丹图、虾米图,无一不是精巧奇绝。她便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4年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高凤荣。最令人叫绝的是,她的作品可以做到不霉、不裂、不缩,多次应邀到香港、深圳举办展览,屡获殊荣。
    如今73周岁的高凤荣,从事面塑制作已经有三十多年。自小,她便对民间艺术情有独钟。高凤荣与面塑结缘来自于街头一位姓穆的民间艺人的传授。然而,这位民间艺人教了四五天,还没有教全,却因为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不得不中途放弃。手艺虽没学全,却为她打开了面塑艺术的大门,之后,高凤荣辗转深圳、山东多地求师学艺,直到在太原,她遇到了民间艺术协会的张正明。
    在这里她系统地学习了面塑材料的制作过程和做面塑的手法技巧,并得到张老师面塑配方的真传。私下里,她更是自己摸索,更新配方,加入民间艺术协会,不断拓展和深化面塑技艺。凭借多年的苦心求教和细心钻研,她的作品屡获殊荣,2008年荣获首届太原市民间艺术精品绝活技展大赛金奖,2013年7月又以作品“关公”获山西文化博览会银奖,在2014山西巧姐大赛中,她的作品“虾米”获面塑二等奖。
    一个又一个荣誉的取得,背后是高凤荣辛苦的付出,高凤荣说,原先并没有想到,连自己都认为是“小把戏”的面塑,竟让自己成为“小红人”。
    关于面塑的传承,她说,“徒弟中最大的50岁,最小的十八九岁,遇到想学的就教,没有学费,现在教了三个残疾人。这两年,因为眼睛做了手术,基本上看不见,也只能带三四个徒弟了。”
    徐兴是高凤荣徒弟里最特别的一位。当年,高凤荣遇到徐兴的时候,徐兴正跪在大街上,拖着出血的下肢在乞讨。原来,徐兴由于一次意外爆炸,炸伤了双腿,不得已实施了截肢手术。高凤荣见到他,顿时产生了怜悯之心,想传授给他手艺改变他的命运:“我教给你一个生活的谋生技能吧,你愿意学吗?”“什么技能?”“捏面人,5块钱一个,只要肯学,你一定可以学会。”就这样,徐兴得以拜高凤荣为师。如今,走过太原市长风剧院时,只要你稍加留意,总能看到一位面塑师傅,无论晴雨,坐在木板搭成的“平板车”上,地上摆放着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如孙悟空、猪八戒、玫瑰花……他就是徐兴,如今,凭借面塑手艺,徐兴有了维持家庭的收入,也让自己的生活重拾希望。
    如今,高凤荣时不时会带着她的面塑作品跨出国门,在世界的舞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而在最初,不少朋友认为她学习面塑是不务正业,没有什么前途可言。高凤荣坦诚地告诉记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我很开心!”

张建文:一根丝编出千余种自行车

    一根普通的铜丝,或者一条废弃的塑料管,你能用它做什么?太原大众机械厂的钳工——张建文就把这样看似毫无用处的东西变成了一件件独一无二的工艺品。
    一把钳子、一根铜丝,经过张建文的巧手,就能变幻出一辆辆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的自行车。车把、篮筐、车轮……细节零件一个都不少。最令人称叹的是,只用一根丝,不剪短,不拼接,一次性编织成型。
    对于这样神奇的技艺,记者问起张建文是拜了哪位高师学到手。没想到,他的回答是无师自通。
    张建文今年53岁,他说年少时,物质匮乏,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奢望玩具。也正是这样的环境和条件,激发了自创的热情。“六七岁时,常看到人们用树枝在地上画一笔画。我就用缝纫线一下拼出想要的图形。后来,因为父亲就是一位钳工,家里有很多铜丝、铁丝,所以就开始用这些来编织动物或者车的图形。”张建文回忆道。
    渐渐地,他已经不满足只编织平面图形,怎样才有立体感?他想到了最常见的自行车。经常蹲在自家自行车前仔细观察车子的结构,从车子的大梁结构到链条怎么和轮子搭在一起,经过用心观察研究,居然可以用铜丝编织出立体的自行车了。令他自豪的是,自己小的时候,就常常用自己编织出来的小玩意换馒头吃。
    为了创新更多的款式,张建文乐此不疲:“我一边做,一边想,一边添加工具,有时候会想到夜里三四点,想不出来就睡不着。”玩了大半辈子编织,他除了编织最基本的自行车,还可以编织山地车、轻便车、人力三轮车、拉货的三轮车、带棚子的三轮车等。为了更好的激发想象力,他经常去淘一些国内外车辆的杂志,大大小小摆满了一书柜。从中他不仅学到了好多关于自行车的知识,还受到启发,设计出了加入时尚元素的亲子自行车、公路赛车摩托、概念车等等。张建文说,单自己设计制作的自行车,形态就能达到一千多种。
    在张建文10平米的卧室里,墙上挂满了他的作品,以及多年来参加全国各类展会的照片。北京、上海、香港……只要在展会,他就成为“焦点”,人气最旺,很多人好奇地围过来见证他传奇的手艺。自然而然,他的作品也受到欢迎,不少老外乐颠颠地买好多件回去收藏。
    现如今,他可以用90秒编一个7厘米的袖珍自行车,也可以用一根6米长的铜丝编一个长达50厘米的大自行车。张建文不光编织自行车、摩托车模型手艺精湛,几年前还自己研究用铜丝编出了一个帆船模型,在一次展会上被一位顾客高价收入。
    采访结束时,记者提出也想学学这门手艺,张建文说:“你要真正热爱,就学会了。这个是悟出来的。”记者咂咂舌,知难而退了。

师存荣:绳编里的幸福生活

#p#分页标题#e#

    生活总是令人难以预料。2007年,工作多年的企业突然破产,师存荣成为了一名下岗待业者。彼时的她,并没有抱怨,而是拾起了自己多年坚持的兴趣:手工编织。其实,在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社区,她的绳编技艺早已远近闻名。
    为了进一步精进自己的编织技艺,她亲赴北京,向旅日华侨张博蔚老师虚心求教。绳编最发达的是日本,在那里有专门的手工教学和培训师,而张博蔚的绳编技艺就是在日本潜心学到的。师存荣跟随张博蔚学习后,系统掌握了绳编的技艺和手法:绳编不再是信手拈来,而是要经过制图——计算(裁剪的基础)——打样片(长宽多少,需多少针),每一个步骤都变得严谨而考究。这样看似麻烦,但通过慢慢学习掌握,实际上反而更加科学,做出来的成品更加美观。经过一凡刻苦打磨和细心钻研,在2013年,斩获山西省旅游纪念品大赛铜奖,2014年在山西省“巧姐”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在师存荣的绳编技艺进一步精进的同时,和她一起下岗的姐妹也聊起了下岗后的生活,向她求助看是否可以把绳编发展为一个可以维持生计的技能。为了帮助自己的伙伴,她索性在社区附近租了房子,利用下午时间免费教授绳编技艺。
    而在师存荣看来,生活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传授一门手艺。在她的学生之中,除了下岗职工,还有职校的聋哑学生。经她编织的成品,从挂饰到摆件,从手链到脸谱,包括中国结,应有尽有。她说:“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不仅给了我精神鼓舞,也给我带来了幸福生活,我也希望通过它让更多的人获得幸福。”

张枝花:假花堪比真花美

    一根金属彩丝、一片彩色的“丝网”,在上下翻飞的双手中“绽放”成了一朵朵漂亮的花。拥有如此“魔力”之手的便是手工艺人张枝花。
    记者见到张枝花时,她正在家里专心致志摆弄手中尚未成型的丝网花。只见她先用一根金属彩丝拧成框架,并在接头处留出适当一段;然后将一片类似丝袜材质的有色尼龙面料套在拧好的金属丝框架上。红牡丹、粉蔷薇、金灿灿的太阳花、白色的康乃馨、火红的月季、黄橙橙的小金桔……张枝花家的客厅里摆满了各种“花卉”、“盆景”,乍一看都以为是真的,可是再细瞧,发现这些花并非真花,全部是由丝网做成的花。
    2001年,张枝花从太钢质监处退休,但她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之后总想着再做点事。直到2006年的一天,张枝花到朋友家串门时,看到一盆类似布艺的鲜花,色彩鲜艳,样子与真花相差无几,这令从小就喜欢手工活的她爱不释手。朋友告诉她,这种花叫丝网花,以类似各色条状尼龙面料为主要材料,辅以金属彩丝再配以其他材料手工扎制而成。这一番话激起了张枝花学习制作丝网花的兴趣。回家后,她就上网查找制作丝网花的手法,还买了一些材料来自己琢磨。机缘巧合下,她又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系统学习了一些制作手法,使得自己的丝网花制作更加惟妙惟肖。“做了这么多,最拿手的还是做花朵,尤其是玫瑰花和牡丹花。”张枝花仍在低头摆弄手里的丝网花。一截金色铁丝、一片蓝色丝网,在她的手中一缠一绕,眨眼间变成一朵妩媚多姿的“蓝色妖姬”。由于丝网材质具有半透明性,用它来罩金属彩丝,显现出一种朦胧美,不仅使丝网花的色彩因变化而生动自然,还可以根据人们对作品的不同感受任意变形,这是其他仿真花难以做到的。
    “丝网花制作简单,重在细节。其次,要有一定想象力。不同的花,花瓣的颜色大小形状均不同,可以利用金属彩丝的可塑性、丝网层数来调节。”说起做丝网花的技巧,张枝花讲得头头是道。
    张枝花做的丝网花多次代表山西参加省内外各种展览并获奖。在她看来:这些小小的丝网花不仅是一种爱好,其实还可以做出更大的文章,甚至引领一种新时尚。现在的年轻人之间送礼物都喜欢送花,但是真花总会凋谢的,若是换成丝网花,那就是永不凋谢的。

崔金林:让指尖上的关公“活”起来

#p#分页标题#e#

    今年57岁的崔金林,是太原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从事面塑已近30年,经她捏就的塑像表情刻画细腻,人物形神兼备,无论是卡通人物还是人像面塑,抑或是花草动物,个个活灵活现,总能赢得一片赞叹。她将“小作坊”安排在富有本地民俗风味的老太原菜馆,在这喧嚣的方寸之地上,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工艺发扬光大。
    简单的卡通人物、十二生肖,只需一半分钟便活灵活现;但若涉及到人像,就比较复杂了,从开始制作到成品怎么也得要三天,甚至一个星期以上。而崔金林的看家本领莫过于关公面塑。到目前为止,她是山西唯一能够独立完成关公面塑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经她捏就的关公,大小从10厘米到1米不等,红面长髯、锦衣绿袍、威风八面,小到眼神的流转、靴子的纹饰,大到站立的姿势、颜色的搭配,都表现得极为精妙。她捏就的关公,一尊甚至可以卖出3000元的高价,而她的这门手艺也逐渐作为山西工艺美术的一张名片,从龙城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在品牌中国行英国站,崔金林在现场制作面塑关公像,一群老外全都好奇的围着她,瞧个不停。
    尽管是面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令人赞不绝口的精湛技艺,但在现代社会中,却同样面临后继乏人的传承困境。为了使得这门手艺能够传承下去,崔金林变成了“崔老师”,只要遇到真心求学的徒弟,她总是毫不保留,将自己多年苦心钻研的技艺教给徒弟,让更多的人关注面塑、了解面塑。
    想要成为崔金林的徒弟,需要交4000元的学费,“收费并不是目的,白来的学徒往往不珍惜,另外一方面,这也能促成他们掌握真正的技艺。”事实上,崔金林并不是直接索要现金,而是从做成的作品中进行抵扣。
    如今,从两三岁的幼童到六七十岁的退休人员,算下来,经她教授的学生已经有上百人,不少人已经可以凭借面塑谋得一份生计。谈到此,崔金林欣慰地说:“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等到耄耋之年,爱徒绕膝,再看看这些面塑作品,饱含心血却又真实写意,我很知足。”

杨振江:方寸之间的核雕艺术

    方寸之间,自有天地。一个不起眼的几厘米的橄榄核,在80后核雕手工艺人——杨振江手里,却能将无数个鲜活传神的人物形象一一刻画在橄榄核上。杨振江把橄榄核雕刻成艺术品的同时,也圆了自己收藏核雕艺术精品的梦。
    近日,在太原市居然之家河西店的一家古玩店内,记者见到了杨振江。一个玻璃柜内,放着十几件核雕作品,其中一件名为《龙舟》的核雕作品是杨振江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杨振江说,这件高仅4.8厘米、直径2.0厘米的橄榄核上,刻有100多种表情、形态各异的古代人,而且龙舟上面的门窗也是可拆卸和活动的。为了雕刻好这个单粒作品的细节,自己在别的橄榄核上不知道练手练了多少个了。整个作品耗时二百多天完成。
    其实,杨振江原本做着钢材生意,收入也不错,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雕刻,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2012年,杨振江在去天津出差的路上看到市场上有卖核雕的小物件,他就特别喜欢,从那时起,就找些毛桃的桃核自己雕着玩。后来,他发现用橄榄核雕刻要比用桃核雕刻好,因为橄榄核上比较光滑,没有那么多纹理阻碍造型。
    为了刻出理想中的造型,他坐在店里一天七八个小时都不动地方,仔细研究琢磨。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自己上网找人物形象放大看细节。随着对核雕研究的深入,杨振江发现自己更擅长人物雕刻。
    为了能将核雕作品《十八罗汉》雕出特点,他不仅买了书对人物骨骼和面部肌肉走向进行研究,每天上下班的马路上也盯着别人看,琢磨着如何把作品雕得更生动传神。自2012年接触核雕以来,没有美术功底的他通过自己的摸索与钻研,终于自成一派,创作出写实风格的橄榄核微雕作品,如今,在核雕界小有名气。
    记者看到其桌上摆放着一套刚刚完工的十八罗汉,每尊罗汉都栩栩如生,神态生动。他们或喜或悲,或怒或乐,眉须口鼻,表情各有特点。
    他说,自己很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每次雕刻,由外向内,一步步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在一次次的减法造型中,总能体会到作品脱壳而出的成就感。核雕虽小,工艺却很繁杂,要经过收集、清洗、晾晒、打眼、磨光、加工等多道工序。杨振江说,要想在这小果核上做文章,手上功夫很重要。他至今坚持每个步骤都用刻刀完成。“35岁到40岁是核雕的黄金年龄,我会把握好这段黄金时间,多出一些好的作品,多跟全国有名的大师交流学习。”采访结束时,杨振江说。

赵水莲:碎布堆出“软体浮雕”

#p#分页标题#e#

    今年66岁的赵水莲,满面红光,两眼炯炯有神。很难想象瘦小的她,其实是位“武林高手”。赵水莲12岁习武,现在已经是中国武术6段,国家二级裁判员,山西一级辅导员,三晋武馆教练,弟子桃李满天下。
    一位功夫高手又怎么会与布艺堆锦结缘呢?2000年,赵水莲去北京进修太极拳,偶然中看到布艺堆锦画,立即被这种巧夺天工、色彩丰富的艺术品深深地吸引住了。回到家后,她便到处找布料动手做了起来。看着容易,真正自己动手做起来可一点也不简单。先要把图案画在纸上,再垫在布上剪样,枝干、叶片、花瓣、小鸟……一个都不能少。既要表现出枝干的遒劲,又要让花朵自然绽放,掌握这个分寸可不容易。白天,赵水莲要教人太极拳,只能用晚上的时间钻研技法,连续三个多月,一幅“梅花报春”终于诞生了。
    一幅20厘米见方的堆锦画,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制作完成。它不仅仅是布团的拼接,还包括设计、造型、色彩搭配等各个方面。这就对手艺人的艺术修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于是,赵水莲参加老年大学的美术班、书法班,还报名参加布艺贴画培训班,进行专门的学习。赵水莲说:“多数人可能只会花时间和精力学一门手艺,可我不一样,对于喜欢的,我要决定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要做的比别人强。”
    如今,赵水莲已成为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和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她精心制作的堆锦画《老寿星》也在首届太原民间艺术精品绝活绝技展中荣获金奖。堆锦《福娃》在太原市老军营街办举办的比赛中获得最佳才艺奖。赵水莲说:“我准备尝试各种题材的作品,把红楼梦、百仕图,全部用布从书中搬出来。把布艺堆锦这种民间艺术,也像传播中国功夫一样,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何霞实习记者王星玮江诗晴/文 实习记者江诗晴/图